站群导航

市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站群

县区政府站群

  • 无障碍版
  • 智能机器人
  • 繁體版
  • 手机版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民生资讯>详细内容

引来优质甘甜水 汩汩清流润民心 ——来自观音阁水库输水工程项目的报道

来源:本溪日报 发布时间:2018-07-06 10:25:00 浏览次数: 【字体:

历经1700多个日夜的紧张施工,7月1日上午,备受市民瞩目的观音阁水库输水工程即“引观入本”工程,比原计划提前11个月正式通水运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隋显利在通水仪式上说:“引观入本”工程的通水运行结束了我市城区从太子河河道取水的历史,改善了我市主城区的用水品质,提高了城市的供水保障率,解决了本钢等重点企业和重要产业的用水问题。

省环保厅副厅长赵恒心在通水仪式上致辞。他指出,“引观入本”工程既解决了本溪市民饮水安全保障问题,又优化了本溪经济发展环境,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发展的双赢,给全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树立了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的样板。

本工程主要由取水头部、消能电站、输水隧洞、输水管线、配水站、调度中心等部分构成,工程线路总长99.75公里。工程最大输水设计规模为125万立方米/天,年供水量4.08亿立方米。工程概算总投资16.79亿元。

输水管线工程设计长度50.66公里,小汤河段分支管线设计长度为7.13公里;本钢段分支管线设计长度为7.8公里;北台段分支管线设计长度为11.38公里,其余部分为新城管线24.35公里。


观音阁水库

输水工程大事记

2008年6月,辽宁省水利厅正式启动了辽宁省观音阁水库输水工程前期工作。

2010年7月,辽宁省水利厅将工程项目交由本溪市政府负责建设。

2010年11月10日,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辽发改投资[2010]1380号)《关于下达辽宁省2010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投资计划的通知》中,本溪市观音阁水库输水工程总投资167920万元。

2013年9月26日,观音阁水库输水工程在观音阁水库坝下举行了开工启动仪式,正式开工建设。

2015年9月28日,“引观入本”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召开输水工程管线开工建设协调会,对管线工程顺利完工奠定了基础。

2017年6月8日,凌晨3点28分随着最后一声炮响,观音阁输水隧洞三标11#洞下游与12#洞上游之间零误差贯通,11#洞下游长1223.58米,12#洞上游长1403.04米,共历时963天。至此,观音阁输水工程隧洞三标全线贯通,开挖支护阶段圆满结束。

2017年6月19日,桥北工业园区滨河路(北瑗线)恢复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后全线通车,将工期提前了12天。

2017年12月22日,辽宁省观音阁水库输水工程3#支洞下游与4#支洞上游顺利贯通,至此历时51个月,49.09公里的隧洞开挖工作宣告胜利结束,实现了观音阁水库输水工程隧洞开挖全线贯通,标志着隧洞将全面转入衬砌阶段。

2018年4月12日北台段分支管线打压结束。

2018年6月9日小汤河段分支管线打压结束。

2018年5月27日—6月25日辽宁省水科院检测中心对输水工程开展竣工抽检。

2018年7月1日,输水工程正式通水运行。


水是城市发展的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距我市城区40多公里的观音阁水库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县城以东,太子河上游,长白山山脉西侧,流域内森林茂密,两岸青山峻拔,舟泛库区,水绕青山,风景秀丽怡人。

观音阁水库是一座以防洪、供水为主,兼有灌溉、发电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1995年9月,该工程主体工程建成,水库总库容21.68亿立方米,最大泄流量9492立方米/秒,水质二类,每年可为本溪、鞍山和辽阳提供工农业用水11.7亿立方米。观音阁水库建设期间为本溪供水预留了取水口,但由于缺乏引水管线,本溪只能捧着“金碗”吃不饱饭。


迎难而上突破资金瓶颈

2010年,省、市政府决定实施这项惠民工程。随后,市水务局组建项目法人本溪泓源供水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泓源公司)。

据了解,辽宁观音阁水库输水工程总投资16.79亿元,包括输水隧洞长度49.09公里、输水管道50.66公里、消能电站1座、配水站2座。根据我市城市发展需水规划及水库最大可供水量,工程最大输水设计规模为125万立方米/天,年供水量4.08亿立方米。

市水务局和泓源公司用3年时间完成了前期工作。与此同时,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的难题摆在面前。在省水利厅的帮助下,2014年,该项目正式列入国家172项重点工程,争取国家建设资金2亿元,争取省政府建设资金1.5亿元。我市克服地方财政资金非常紧张的困难,先后投入市级资金1.2亿元。在此基础上,经多轮谈判,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了12亿元的贷款合同,彻底解决了工程建设资金严重不足难题。


克服险阻建造千年工程

2013年10月,辽宁省观音阁水库输水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该工程全长99.75公里,途径本溪满族自治县、明山区、平山区、南芬区和高新区,将观音阁水库的国家二类饮用水,通过输水隧洞及管线自流输入到市内。

该工程共完成占地37.34公顷的征地搬迁工作,与一县三区签订各类协议2100余份,移民安置补偿金额累计完成5852万元。完成了8处铁路穿越工程、18处22公里临时用电线路施工,及调度中心、启闭机施工等。

工程建设中,参建各方不断强化质量管理,先后制定质量管理文件70余件,层层分解目标,落实质量责任,同时,对隧洞阻水灌浆、混凝土浇筑等关键部位、重要隐蔽工程实行旁站监管。如今,隧洞工完成单元质评8355个,全部合格,其中优良7360个,优良率88.09%。管线工完成单元质评1214个,全部合格,其中优良1046个,优良率86.16%。工程委托辽宁水利土木咨询公司进行了各标段洞线坐标、高程全面复测,结果均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工程建立了项目法人负总责,监理控制,施工企业是具体责任人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20余项;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开展安全生产交底、例会、教育培训、应急演练,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整个工程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建各方抓住隧洞施工这个制约整个工程进度的“牛鼻子”,科学合理制定施工方案,克服重重困难,加快施工进度。按照设计,隧洞断面尺寸只有2.9米×3.4米,难以开展机械开挖施工,狭窄的工作面如同水帘洞,只能通过人工爆破掘进。对此,施工方创造性地采取四班倒工时安排,双向施工推进,一边灌浆止水,一边弱爆推进。为克服涌水给施工带来的严重影响,他们总结经验,探索出一种新的灌浆材料,比传统材料提高了3倍以上的效率。狭窄的隧洞难以开展机械衬砌,他们采取组合式模板施工技术,每日衬砌速度比采用衬砌台车提高了200%以上。

隧洞施工建设不是一蹴而就,也非一帆风顺。2014年,3号隧洞工程开工后,先后遭遇涌水、断层、塌方等重重困难。仅较大涌水就出现了十余次,最大涌水压力3.8兆帕,最大出水量每分钟3500升,日出水量达5040立方米,涌水影响工期累计达到570多天。历经51个月、1530个日日夜夜,工程建设者和管理者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2017年12月22日,3号隧洞终于贯通了。那一刻,所有工程建设者和管理者,内心万分激动。

为了完成本溪市几代水利人的夙愿,为了实现本溪城区百万人民的梦想,他们付出的所有艰辛、汗水和心血,换来了重大历史时刻:2018年7月1日,历时4年8个月,备受市民瞩目的观音阁水库输水工程正式通水运行,本溪城区百万人民终于能喝上观音阁水库纯净的饮用水,本溪工业用水将得到全方位的保障,千百年来一直使用河道水的历史将彻底结束。


福泽百姓引入甘甜水流

众所周知,确保自来水水质安全一个关键因素,即是源水质量好。

观音阁水库是我市最大的水库,水库位于太子河上游。“引观入本”工程将原有的开敞式河道供水转化为封闭的隧洞和管道供水,铺设管道均采用最新的防腐工艺,这就大大降低了水质污染风险。

位于大峪水厂的辽东水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水质检测中心是检测我市水源水质的权威部门。化验室部分水质指标的检测能力达到了国家标准。四年来,化验室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到各水源地现场取样,他们对老官砬子水源地和观音阁水库的水源进行检测和比对。

经过43项全分析检测,观音阁水库的水质完全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二类标准,绝大多数指标甚至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一类标准。通过相关实验数据显示,观音阁水库水体浊度、悬浮物、氨氮、COD等十二项指标远远优于老官砬子水源水,并且有机物、微生物、悬浮物等要明显少于老官砬子水源水,这样大大降低了水厂加氯、加药量,水中产生的衍生物也大大减少,保证观音阁水库流出的水质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