勠力同心 攻坚克难 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2018年市政府工作成就综述
投资20亿元的福耀玻璃两条生产线点火,投资8亿元的万达广场开业运营;投资16.8亿元的“引观入本”输水工程,历时5年建设正式通水使用;辽中环线高速公路铁岭至本溪段、田桓铁路和本宽线北大岭隧道等交通工程竣工通车;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3万人,基本退休金月人均增资128.6元……这一组组数字充分彰显了本届市政府2018年在重点项目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
过去的一年,尽管面临重重的困难和挑战,但是凭着对党和人民的满腔忠诚和担当,市政府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文旅兴市、生态立市”三大战略,以“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为主要抓手,抓党建促振兴、抓项目促发展、抓稳定促和谐,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迈出了高质量发展新步伐。全市经济运行呈现了稳中有进、总体向好的良好势头,主要指标实现正增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投资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工业投资占比近五年来首次过半。
亮点之一:做强做大实体经济
去年,我市始终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牢固树立“项目为王、实体至上”理念,努力通过发展破解经济社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不遗余力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去年,市政府与本钢开展全面合作,20户地方采选企业向本钢供应铁精粉330万吨;启动建设了恒达钢铁物流园,废钢铁加工配送基地挂牌运营;远通物资、钢联金属企业加快释放产能,辽宁吉和源100万吨废钢铁加工项目投产。高新区销售收入超亿元品种7个、超亿元企业30户,实现税收7.91亿元。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20亿元,增长17.8%;实现税收50亿元,增长24.6%。
加快促进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大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云山滑雪场、虎谷峡、大峡谷等项目建成运营。天著温泉、熙康云舍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本溪水洞通过世界纪录认证,被誉为“世界最长可供连续乘船游览的地下暗河景区”。建设13处乡村民宿,建成48处旅游公厕。全年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总收入保持10%以上增长。市商业银行成功更名为本溪银行,新增3家金融机构,新增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
全力以赴招商引资上项目。围绕钢铁、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十大重点领域全国50强企业,大力开展“走出去、请进来”,共签约项目114个,总投资391.8亿元,其中67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建立领导干部包扶重点项目制度,推动了400个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加快实施。各县区确定了飞地经济园区,明确了高新区和平山桥北经济开发区为两个市级飞地经济园区载体,并出台了相关政策。积极融入沈阳经济区建设,深化与泰州市对口合作。
亮点之二:实施环境综合治理
为了让广大市民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去年我市克服了财力紧张等不利因素,在城市环境治理工作中持续加力,通过实施的一系列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使我市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让广大市民真正感受到美好环境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去年,我市共拆改取缔1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332台,国电投热电联产项目投入运营,东部城区1200万平方米用户实现集中清洁供暖,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7%。先后完成了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南芬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全面完成市级水源地专项整治,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完成彩屯河黑臭水体整治全线5.2公里管线铺设,南沙河污水截流工程开工建设。坚决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回头看”中转办的群众信访投诉问题已办结99.3%。
不断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有效规范了房地产市场秩序,完成未验收入住房屋确权76个项目、3.89万户,解决“回迁难”2210户。坚定实施主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坚决拆除违建、乱建,改造老旧小区101个,全面实施“三供一业”、早期棚改区维修改造工程,推行自助式物业管理,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实施姚溪路等10条城市道路、114条街巷路、2座危桥改建工程。高标准改造站前游园,建设城乡公厕68座。积极推进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新装、维修路灯3600余盏。大力实施交通秩序整治,清理占道经营,彻底治理唐家路二手车市场。
亮点之三: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去年,市政府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提高最低工资和各类补助标准,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力为市民织就幸福生活保障网,推动百姓生活质量不断上新高。
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全市最低工资标准市区调整为1420元、两县调整为1300元。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城市提高6%、农村提高10%。调整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政府补助标准,每人每年提高30元。完成棚户区改造4724户。
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药都中心幼儿园被评为全国家园共育示范园。全市所有县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通过国检。市机电工程学校通过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验收。有序开展分级诊疗,全市建立了384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签约39.4万人。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50%以上。本溪湖工业遗产群文物保护工程全面启动。创建30个基层文化中心示范点。新市殡仪馆、市失能老人养护中心建成运营。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施平安本溪“民生警务”,构建网格化巡逻防控机制,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治安环境持续好转。加大信访矛盾减存控增力度,化解信访积案860件、化解率69.6%。有效开展了安全生产、公共安全、防汛抗旱、森林防火、非洲猪瘟防控等工作,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