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共完成9个PPP项目 吸收社会资本18亿元 PPP模式稳投资补短板助推项目建设“加速跑”
“通过采用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不仅拓宽了项目融资渠道,更缓解了政府直接投资的压力。”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经营性项目,采用PPP模式充分满足了社会资本对投资收益的强烈需要,同时促进了项目运营机制的转变,对提高项目质量,减轻财政压力,解决就业安置都是大有裨益的。
据了解,我市是全省最早探索和推动PPP模式的城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PPP模式作为稳投资补短板、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高性价公共产品的重要途径,不断加快推进PPP各项工作。对投资规模大、涉及领域广、整体关联度高的项目,进行统筹整合,打包推出,避免项目碎片化,提高项目建设管理效率。从2014年开始,我市就组织发改、财政等部门及各县区进行谋划研究,开展机制体制建立、项目筛选储备等工作,并与上级部门积极协调沟通,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结合本地实际的PPP项目蓝图。经过两年来的谋划包装,我市共有9个PPP项目先后落地,吸收社会资本18.01亿元。我市还本着“储备一批、筛选一批、推进一批、落地一批”的原则,2016年市本级总项目库共储备PPP项目45个,涉及交通、旅游、能源、市政基础设施等领域,计划总投资435亿元。
7月5日上午,记者来到沈本线响山子至滨河南路改扩建二期工程施工现场,一台台大型运输车辆在公路上穿梭,70多名工人正在彩北岭隧道内紧张工作。项目经理王永告诉记者,施工人员目前24小时不间断作业,力争一个月的时间打通这条隧道。总投资6.89亿元的沈本线响山子至滨河南路改扩建二期工程是我市首个由民企中标的PPP项目。去年6月,辽宁五洲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作为该项目的社会投资人,在与中冶、中建、中交等大型国企竞标中脱颖而出,一举中标。该项目竣工后,将会把高新区与东风湖工业园区串联起来,形成新的产业带,拉动两地的深度融合。
我市首个准经营性PPP项目——沈本新城苏州风情小镇,刚刚被国家发改委收录到国家级PPP重点示范项目名录中。该项目位于沈本新城日月岛附近,总投资近50亿元。该项目计划到2018年每年接待游客296万人次,税收实现6847万元,到2030年将每年接待游客1052万人次,上缴税收9160万元。
PPP模式激发的活力拉动了我市项目建设“加速跑”。今年,随着沈本新城苏州风情小镇PPP项目正式启动,青云山森林公园、垃圾焚烧发电及清运一体化、立体停车场等项目建设将陆续展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