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高效集中审批改革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前不久,本溪冶金轴承有限公司到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提交扩建二号厂房项目初步规划方案,规划建设窗口受理后,仅用三天时间就完成审核并向企业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该企业在办理后续施工许可证时,由于申报材料主件齐全,当天就收到了施工许可证。高新区的办事效率让企业为之点赞,而行政审批效率的提速得益于高新区实行的“3550”高效集中审批改革。
今年,我市率先在高新区推行“3550”高效集中审批改革试点,即3个工作日内完成企业开办、5个工作日办理二手房交易登记、50个工作日获得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为进一步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做好“抓项目促发展”工作,高新区创新行政审批管理体制,组建了行政审批服务局,整合审批机构和工作职能,将原来需要跑多个部门重复报批的事项,变成一个主体审批、一个窗口办理。他们创新完善行政审批体系,优化服务流程,建立绿色通道审批、并联集中审批、容缺预审制等机制,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他们强化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编制公布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和办事指南,通过定标准、审项目、减环节、优流程,规范行政审批受理、审查、决定、送达等各环节,最大限度减少政府部门自由裁量权。高新区还建设网上审批平台,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建立实体大厅与网上大厅融合发展、线上和线下功能相辅相成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为加快建设步伐,培育优质项目和企业,高新区把工业经济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又一个着力点,在集中审批改革中设立了工业项目“50窗口”。 围绕“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50个工作日内完成”的要求,重构工业建设项目审批流程,简化施工许可证办理程序,按照“一窗受理、提前服务,分段并联、限时办结”的工作方式,采取共性要件内部共享,非主审要件容缺后补,办理时限到期预警等机制,实施工业建设项目审批“路径最优、材料最简、时间最短”的联合审批新模式。
截至目前,高新区“3550”高效集中审批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分别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了辽宁帝东医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本溪百川药业有限公司、本溪虹健食品有限公司等152家新企业注册工作,而且全部按照“证照分离”改革受理。为20余家企业当日办结了55笔不动产权证和不动产证明,加上5日内办结的证明,累计办理完成房屋建筑面积610234.84平方米。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受理均在50个工作日办理完成,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质升级。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