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县农民在热炕头上卖年货
“过了腊八就是年”,眼下正是人们抓紧采购年货的时候。最近这段时间,本溪满族自治县高官镇法台村农民李俊华所经营的月华源农场的草莓种植大棚中满是农民们忙碌的身影。“我们的草莓非常好卖,每天平均能卖出去100多箱,销售额有8000多元。”李俊华告诉记者,他们的反季草莓主要通过县里的电商平台“溪味道”和微信进行销售,在县里日臻繁荣的电子商务大环境下,农民们手中的土特产都“触电”成为了全国各地消费者抢手的年货。
近年来,本溪县扩大农村电子商务应用领域,提高农村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全县电商平台逐步完善,电商热潮在本溪县渐成燎原之势。“溪味道”、“妮可原创”等电商品牌异军突起,发展迅速,其中“溪味道”以“电商+农户+基地+合作社”模式,整合地产刺五加、榛子、蜂蜜、杨梅烧鸡等优质农副产品资源40多个品类,消费群体覆盖全国。龙宝集团、裕祥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特色农产品企业实现了传统企业向电商企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了销售额递增,市场占有率扩大,农事品牌打响。格莱美居工艺品、百芝家具等家具企业创新销售方式,通过线上线下同时销售,销售额屡创佳绩。同时,在本溪县的引导扶持下,各类移动端的电商平台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让全县农民享受到了电商发展带来的无限商机。
“现在是年货采购季,咱县里的特产销路非常好,蘑菇、蜂蜜、干果、玉米都有点供不应求了,为了满足节前市场需求,我们到原产地的农民手里又收了一次,这也为生产端的农民带来了更多的效益。”本溪县“溪味道”电商平台创始人王恩江介绍说,这段时间,他和伙伴们一直在加班加点地“赶工”,县内各地农民生产的时鲜蔬果通过“溪味道”平台进行销售,每天都有大量订单。
在武兴农牧场,场长武佩坤正在带领农民们为今年新产的优质小米打包装。武佩坤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农牧场喜获丰收,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的农产品销售量逐日攀升。武兴农牧场也从过去单一的传统企业衍生出了“农业+电商”的新业态。“过去俺们发展农业产业最愁销路,现在简直就是坐在炕头把钱赚。”武佩坤高兴地说。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