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五年共投入残疾人事业专项经费5903万元
“过去这五年,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市残联对我家进行了无障碍改造,还给我发放了一台电动轮椅。现在我不用家人的陪护也能独自出行,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相信我们残疾人的生活会越来越幸福。”残疾人马占路动情地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共投入残疾人事业专项经费5903万元,用于残疾人康复、就业培训、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以及其他残疾人事业,让残疾人真正享受到改革红利,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在社会保障方面,政府为重度残疾人缴费困难群体代缴每人100元养老保险费,并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55-59周岁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补助,加大缴费补贴力度,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都能够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同时,推动孤独症儿童康复、白内障复明手术、精神病医疗等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自2012年起,我市开展了残疾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工作,并对贫困残疾人进行参保补贴,全市残疾人参保总人数达到9912人,总投保费近200万元。
五年来,全市有300余名0-6岁残疾儿童得到康复训练与救助,130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持续得到免费服药救助,1000余名白内障残疾人得到手术救助,200余名成人肢体残疾人得到训练救助。我市加大了辅助器具适配工作力度,开展了大规模的“辅具助行圆梦行动”,共为残疾人提供基本型辅助器具20727件,使17000多名残疾人受益。我市还投入1100多万元,对170多个社区和3400多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设施改造,解决了残疾人出行难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残疾人生活质量,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创造了便利条件。
我市积极开展助学帮残活动,五年共投入资金125.12万元,对考入中高等院校的603名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给予全程资助。市残联还积极争取国家“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资金41.15万元,资助义务教育阶段贫困残疾学生464人次。目前,我市已基本实现贫困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就学资助范围全覆盖、在校就读资助全程化。
五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通过城镇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残疾人10863人次,全市共安置残疾人就业5031名,培育规范性盲人按摩服务点70个,建立省、市级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17家,带动601户农村残困户发展起种植、养猪和生产加工等项目,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