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开展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首轮“微宣讲”活动
“十九大说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民有啥好处?”“你再给我讲讲,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农民能有啥新‘福利’?”11月28日下午,在明山区高台子村,91岁老党员宋玉梅拉着理论宣讲骨干孙敬禹不住地询问。坐在村民中间,孙敬禹把党的十九大报告里的“大道理”转化为家常嗑,和大家唠了起来。通过这种面对面、零距离的“炕头宣讲”,宋玉梅了解了党的惠民新政策,老人激动地说:“现在的好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党和国家的政策这么好,咱农民往后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
为了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好、解读好、阐释好,市委宣传部先后组织开展了多个层面的宣讲活动,切实织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宣讲网络。近期,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联合开展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微宣讲”活动。从11月25日至12月1日,理论宣讲骨干们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运用贴生活、近民生、时间短、道理清、通俗易懂且形式灵活的“微宣讲”方式,为干部群众送去了一道道内容丰富的“理论快餐”,打通了基层宣讲的“最后一公里”。
“今天来到这里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绝对会让大家感兴趣想了解,因为十九大报告为民营经济释放了许多政策红利,未来民营企业的路会越走越宽,企业职工的收入也会越来越高。”理论宣讲骨干艾德华的一番话,让双花熟食品有限公司职工们热情高涨。在短短半个多小时的宣讲过程中,不少职工都认真地做着笔记,还有人不时举手提问。听完宣讲,大家纷纷表示,“十九大报告与我们企业息息相关,沈阳经济区发展红利我们也有份,这种让企业把准形势脉搏的宣讲真解渴!”
在第12中学,“微宣讲”则掀起一场头脑风暴,成为互相启迪的“名师课堂”。理论宣讲骨干刘立亭围绕教育事业热点问题,与学校政治教研组的教师们进行交流,引起了教师们的热议。有的教师认为要结合党的十九大相关内容,对课堂教学、备课脉络进行重新梳理,有的教师认为要结合中考时政热点专题复习作出新调整。一时间,小小的会议室里竟然产生了不少“金点子”。这也许就是零距离宣讲的力量所在,迸发出激情,融汇着梦想……
宣讲只是手段,落实才是最终目的。在东明社区和锦峪社区,理论宣讲骨干金辉、陈战胜分别围绕社区党员关注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等问题,为社区党员做了一堂生动的“微宣讲”报告。“这种宣讲很接地气儿,也很有意义。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让我们更有针对性地为居民服务,把老百姓挂在心头的事办好,把家门口的事办好,当好居民群众的贴心服务者。”东明社区主任杨晓明说。
12月1日,寒冷的天气挡不住市民学习了解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情。在市民理论学校,30多名市民围着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展板,听取了理论宣讲骨干刘丽红针对居民群众关注的民生和社会建设等热点话题进行的面对面讲解。“微宣讲”一结束,大家纷纷领取市委讲师团为市民理论学校专门印制的《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册,有的居民群众甚至要走好几份,表示要把这些宣传册分发给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本钢二钢厂退休职工于振民老人乐呵呵地说,“我今年76岁,党龄51年,听了十九大精神宣讲,就像年轻的时候一样,浑身都有劲儿!”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