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站群

县区政府站群

  • 无障碍版
  • 智能机器人
  • 繁體版
  • 手机版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产业扶贫打造“美丽姜堡”

来源:本溪日报 发布时间:2017-05-31 10:12:46 浏览次数: 【字体:

  5月22日一早,在本溪满族自治县草河掌镇姜堡村木耳产业基地里,记者见到了身穿迷彩服、脚上运动鞋沾满泥土的市政府办公厅驻村工作队的徐向兵、张丽颖和赵圣书,他们正在筛选菌棒。
  “姜堡村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以前生产生活落后,村集体没啥收入,2013年成为省级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徐向兵边挑选菌棒,边向记者介绍村里的情况。2015年11月,市政府办公厅派出驻村工作队来到姜堡村,先后协调资金近500万元,用来完善姜堡村的基础设施。“现在你在村里看到的文化广场、桥、健身器材,都是新修建的,村容村貌不仅变美,而且变靓了!”
  为了能让姜堡村脱贫摘帽,驻村工作队还努力探索帮扶产业和项目。由于姜堡村有着“山高林密气温低”的特点,工作队因地制宜,探索出“村集体+贫困户”的扶持产业形式,大力发展黑木耳种植产业。投入资金15万元扶持菌棒8万个,种植木耳面积12亩。由村集体负责种植管理,村集体和村里32个贫困户按比例对收益进行分成。去年,该村共收获干木耳2400余斤,销售木耳的毛收入为20万元。年底,该村贫困人口不仅每人得到300元的分红,参与木耳基地种植、采摘劳动的贫困人口和村民,还得到了共计33100元的劳动报酬。今年,驻村工作队以去年种植木耳的收益为产业再投入资金,要扩大发展30亩木耳种植项目。
  姜堡村贫困户李在林今年54岁。没在产业基地打工之前,他和残疾妻子每年仅依靠种植玉米得到的一两千元维持生计。自从去年李在林在产业基地参加劳动后,不仅自家农活没耽误,还额外挣了8000元。
  筛选完菌棒,徐向兵一行人又来到位于姜堡村艾堡组的双腾大软枣产业基地。“这个大软枣产业基地,是基于‘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组建的。”徐向兵边和村民摘掉软枣藤上多余的叶子,边对记者说:“去年,本溪枫桥和双腾两家农业公司通过流转的41户村民近200亩的土地,建设了这个产业基地。该村五道沟组和艾堡组的村民不仅通过土地流转增加了收入,也通过参与劳动获得121000元的收入。”
  今年年初,徐向兵建了一个名为“美丽姜堡”的微信群,村民家的笨鸡蛋、笨鸭蛋、笨猪肉、山野菜等农货,都通过微信群让徐向兵帮忙推销。徐向兵说:“老乡们对我信任,才把这些事儿交给我。用微信朋友圈为老乡的农产品进行推介效果不错,城里人挺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