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站群

县区政府站群

  • 无障碍版
  • 智能机器人
  • 繁體版
  • 手机版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来源:市科技局 发布时间:2017-07-27 10:55:47 浏览次数: 【字体:

  2017年3月7日,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审议,提出了“三个推进”明确要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1+3+1+12相关落实政策。科技创新工作是落实三个推进重要工作之一,推进的快慢直接影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此,科技创新工作以促进五大产业的发展为重点,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改革导向、坚持市场导向、坚持激励导向的原则,围绕创新环境构建行动、创新经济培育行动、创新高地引领行动、成果转化促进行动、产业技术创新行动、创新人才激励行动等创新发展六项行动为具体目标,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手段,全面优化科技供给结构,引导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加快实施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的提升科技创新的供给质量和效率,促进科技供需双侧深度融合,深化了全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完善协同创新机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完善协同创新机制,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实施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组建计划,推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围绕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加大高企培育力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一是新组建了东北制药、辽宁药联等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通过推进沈阳药科大学国家级制剂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推进上海绿谷申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全面提升企业和高校的科研实力。二是实施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培育计划,筛选出“辽宁开普医疗系统专业技术创新平台”及“辽宁华润三药中成药工程专业技术创新平台”等24个运营良好的平台进行重点培育。在已有“辽宁本钢先进高强汽车用钢专业技术创新平台”、“辽宁好护士现代中药专业技术创新平台”等6个平台获批为省级产业专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基础上,目前又推荐申报省级产业专业技术创新平台三家。三是通过政策牵引、保姆式培育,开展高企认定工作,根据入库企业评分情况,目前已确定恒康、格瑞斯特等26家企业为重点培育对象,推荐5家企业参加第一批申报。四是开展贯彻落实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执行75%的新政策,研究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标准及流程,与国税局联合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项目备案工作。
  二、深化“院地”合作,提高科技服务能力
  深化“院地”合作,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功能区。加快建设沈阳药科大学科技园和建立一批开放性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创新中心、孵化中心、创业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四大功能区,开展多种形式的项目对接活动。一是打造了本溪市技术超市平台。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整合本溪现有创新资源要素,为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网络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现已试运行,录入各类信息1000余条。二是建立了钢铁产业专利数据库和专利分析预警系统,该系统既可为钢铁企业提供优质、免费的研发与公共创新服务,降低企业科技创新成本,也可让钢铁企业明确技术研发方向,找准技术合作伙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三是打造了中国药都公共技术服务中心。该中心包括创新园、创业园和医药测试仪器、创新药物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新药安全评价、实验动物、医药注册认证、医药专利、医药信息服务8大综合服务平台。该中心自投入运营以来,拥有各类在研项目400个,承担“国家863项目”6个,“国家973项目”2个,完成分析、检测和技术开发等服务近20000项,实现成果转化160项,累计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2017年上半年创新园运营情况良好,新引进企业2家(辽宁枫湾科技有限公司、辽宁昱众合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入驻企业开展各类在研项目380项,营业收入6000万元;园区八大公共服务平台对外提供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分析检测、注册申报等各类服务6000项。
  三、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转移能力
  一是推动企业与院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征集各类企业技术需求130余项,发布技术转让转化信息200余项;围绕我市生物医药领域产学研合作,分别召开沈阳药科大学与本溪桓仁满族自治县成果对接交流会、辽宁药联制药有限公司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郭培宣教授团队RNA纳米颗粒国际学术对接交流会。在品种研发、技术合作、科技环境体系建设等方面促进双方开展广泛的产学研合作,重点推进桓仁野山参研究院和冰葡萄酒研究院筹建,药联纳米药物品种研发工作,推进桓仁县大健康产业及冰葡萄酒产业、高新区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二是通过开展调研走访和培训会议等方式,普及技术合同相关优惠政策,1-6月份,全市技术市场成交额已完成1.44169亿元。三是推进了共建辽宁省省级大学科技园验收工作。沈阳药科大学科技园入园企业已达25家,汇集国家、省、市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校企合作实验室、国际合作实验室和高层次人才,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建立的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为创业者提供包括大型仪器测试、金融、法律、信息、培训、物业等全方位服务。目前已具备省级大学科技园的条件,正在向省厅请示验收。四是开展组建桓仁县中医药健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前期调研工作。
  四、争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2016年12月13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国发[2016]69号),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在现有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中批准创建10个左右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支持示范区创新发展。《建设方案》发布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安排市科技产权局根据《建设方案》的相关要求,拟定工作思路和工作计划,会同省科技厅、抚顺市第一时间赶赴科技部,向徐南平副部长做了专题汇报,抚顺本溪两市联合创建的思路和前期工作基础得到了徐部长的认可和支持,回到辽宁,在省政府的批准和支持下,两市立即启动了抚本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创建工作,在省科技厅指导下,举全市之力开展创建工作。一是成立了本溪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我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各位副市长和本钢集团公司一位副总经理任副组长,市发改委、市科技产权局等32个相关单位作为成员单位的本溪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技产权局,副市长任办公室主任,市科技产权局局长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创建工作的统筹协调工作。同时,我们从市科技产权局下属的情报所充实人员和力量,成立可持续发展管理办公室,统筹推进我市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为顺利推进创建工作的开展,我们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优先保障创建工作费用。二是全面统筹协调推进创建工作。5月10日,副市长于海组织召开了专题协调推进会议,配合中科院生态所点对点的开展了相关调研工作,对《发展规划》和《建设方案》的主题和重点任务进行了梳理和凝练。会后,由发改、工信、科技、环保等部门分别牵头,多个相关部门和县区参与,围绕生态保护和利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及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梳理出矿山废弃物综合利用开发项目,高效绿色炼钢生产技术,绿谷国家一类创新药物生产基地建设等242个重点项目,提供给专家组研究列入《发展规划》和《建设方案》中。三是建立健全创建管理工作机制。通过全面推行创建工作“旬调度、月分析、季通报、半年督查、年终考核”工作机制,推进县区发挥工作主体作用,市直相关部门发挥服务主体作用,研究组建生态保护和利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及智慧城市建设四大类重点项目库,加强对可持续发展项目的跟踪推进和服务管理,并将创建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管理,通过考核评价机制,推动相关工作开展。经过近6个月的努力,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一是初步完成了《发展规划》和《建设方案》的编制工作,并参加了科技部组织的三次论证会,根据科技部领导和相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完成了《发展规划》和《建设方案》的完善和调整,相关工作得到了科技部领导的肯定。二是成功进入科技部首批重点培育和考察范围。目前有五个地区进入了科技部首批重点培育和考察范围,分别是苏北五市、浙江省、广西桂林、山西太原和辽宁抚本。在科技部第三次论证会上,抚本创新示范区的《发展规划》和《建设方案》得到了科技部领导的肯定,综合排名位居前三。下步将按照工作总体计划,今年将完成《建设方案》和《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完成申报工作,争取首批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