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站群

县区政府站群

  • 无障碍版
  • 智能机器人
  • 繁體版
  • 手机版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市委政法委以“五治融合”为抓手打造市域社会治理“五安”工程

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倾力营造法治宜居环境

来源:本溪日报 发布时间:2021-04-27 10:28:04 浏览次数: 【字体:

  日前,明山区某小区内刚刚损坏的路灯被修缮一新,小区居民交口称赞道:“现在真是太好了,小区有个大事小情,只要联系社区或志愿者,一会儿就有人来帮咱解决了。”近年来,明山区采取“党建+五共”“网格+自治”等工作模式,将物业服务管理融入“党建+市域社会治理”,通过社区创办、社区领办、物业自创、群众自办等方式创建4个“红色物业”示范点,设立“红色物业一站式”服务中心、“红色物业议事厅”“红色物业调解室”,成立“红枫党员志愿服务驿站”,组建了10余支志愿者队伍,协调处理小区环境改造、矛盾化解、公共安全等问题,实现了居民小区从无序到有序、从无人管理到业主自我管理的蜕变。而这只是全市开展市域社会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

  市域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在市域范围的具体实施,是承省启县的治理枢纽,决定着地方治理的成效。多年来,市委政法委着眼于“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针对市域社会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难点、痛点、堵点,打造以“党建引领创平安、‘三治’融合筑平安、多元化解促平安、夯实基础固平安、忠诚守护保平安”为主体内容的市域社会治理“五安”工程工作体系,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倾力为山城百姓营造良好的法治宜居环境。

  为大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五安”工程建设在我市落地落实,市委政法委以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为契机,将“五安”工程内容纳入“三抓三促”工作考核体系和“十四五”规划,高位推动,以每年推进一批项目的方式,实行挂图式督导,构建了“市级统筹谋划、县区组织执行、乡镇推进落实、村(社区)强基增效”的四级联动架构;设立工作专班,高规格部署、高强度压责、高效能联动;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全市推广“五安”工程建设典型经验,开展宣传月活动,通过电视、广播和“两微一端”等媒体广泛宣传,形成宣传“五安”工程强大合力。我市首创的“党建+五共”、平安微信群、“4321+N”立体化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智安小区”建设等相关经验被上级采纳,并发表在《长安杂志》《长安评论》、“辽宁政法”微信公众号等国家级和省级新闻媒体上,得到了社会广泛好评。市域社会治理“五安”工程被评为2020年度市直机关最佳服务成果,《本溪市“五力齐发”构建社会治理“五安”工程》还入选了2020年度“全省基层社会治理十大创新”。

  在推进“五安工程”建设过程中,各县区、各部门群策群力、协调联动,涌现了一批好的典型和经验。

  打造“党建引领创平安”工程,增强基层治理的引领力。市委组织部全面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平台建设,打造“党群一张网、服务叫得响”名片。明山区开展党建引领社区网格化管理,创建“红色物业”,推动构建党支部领导下的小区业委会、物业服务机构和政府职能部门等多方参与的新型城市基层治理体系。

  打造“‘三治’融合筑平安”工程,激发社会治理的鲜活力。市委宣传部以德治引领社会风尚,评选“本溪好人”,命名表彰“最美防疫志愿者”等道德典型408人。桓仁满族自治县开展“六合一”公共服务和基层社会治理新平台建设促“五治融合”“五安共建”,着力推进乡村善治助力乡村振兴。溪湖区以“党建+五共”理念,完善“平安议事厅”“红色管家议事会”等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从源头预防化解矛盾,夯实“防风险、保稳定”群众基础。

  打造“多元化解促平安”工程,提升矛盾纠纷的解决力。市司法局在全市498个村(社区)设立“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并创新开发“本溪评理说事”移动智能服务平台,实现在线受理在线化解矛盾。发挥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点多面广的阵地优势,针对拆迁安置、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常见多发的热点、难点问题,引导居民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化解各类纠争。市公安局创新“警调衔接”“民调入所”“律师进所”等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机制,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本溪满族自治县建成“4321+N”立体化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最大限度实现“最多跑一地”,有效解决各类矛盾纠纷。

  打造“夯实基础固平安”工程,提高服务群众的精准力。组织、民政等部门积极培育和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充分发挥心理咨询行业协会的积极性,探索建立专业化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市公安局在“微信接龙报平安”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创建“千名民警联系百万群众”平安微信群活动,通过“线上”实时互动交流,“线下”登门入户走访,努力做到及时解民忧、解民困。“平安微信群”累计发布疫情防控、治安提示、服务指南等信息4480余条,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46800余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5590余件,依托微信群破获案件145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67人。

  打造“忠诚守护保平安”工程,增强平安建设的聚合力。市公安局开展“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持续深化“零发案小区”、“无案村居”等平安创建活动。各县区还积极推进志愿服务站、志愿服务团队建设和志愿者注册,打造了“百家帮”志愿者团队、“红苹果”志愿者队伍、“巾帼志愿者”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平安志愿者品牌。全市现已实名注册志愿者22.5万人,占常住人口比13.4%。推动志愿者开展防控防疫、“清洁本溪·爱我山城”志愿服务和慈善义工服务,参与治安巡逻、法制宣传、纠纷调解、应急处置,守护山城一方平安。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市委政法委将继续把市域社会治理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关键一环,以确保山城百姓安全和人民安居乐业为目标,切实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系统化、社会化、精细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努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动平安本溪建设迈上新台阶,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