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站群

县区政府站群

  • 无障碍版
  • 智能机器人
  • 繁體版
  • 手机版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经济发展>详细内容

制度建设补短板 专项整治优服务
——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企业满意率持续上升

来源:本溪日报 发布时间:2018-12-05 10:15:00 浏览次数: 【字体:

  深入推进“多证合一”登记制度、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及“证照分离”改革,为企业进入市场提供便利;全面实施项目管家制度,发扬“店小二”精神服务项目和企业,已为166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配备了“管家”,帮助项目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对部门和单位今年上半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评议,满意率持续上升……

  年初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指示精神和国家、省相关决策部署,深入贯彻实施《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制度建设和专项整治为重要抓手,坚持建设和监督并重,突出破解问题,做到标本兼治,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不断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潜力。

  今年是我市确定的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提升年。市委、市政府成立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市直有关部门和县区主要领导为成员,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抓、人大政协监督、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共制定出台各类优化营商环境制度、文件16件。为了实现提升年目标,我市对标国际化营商环境标准,选取企业开办、施工许可证办理等7项核心指标为主攻方向,细化工作措施,确定时间表、路线图,全面提升营商环境建设标准。持续推进“一站式”审批服务,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审批服务事项已达501项,推出行政审批便企利民10项举措。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市本级网上审批平台,形成了以网上大厅为前端延伸、协同办公系统作为后端管理支撑的服务型、管理型综合监管平台。办事企业和群众只需登录本溪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网站,即可下载办理所需要的内容和材料,再通过网上预审即可完成网上受理和身份识别,实现网上可查询事项办理结果。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实行涉企行政执法联合检查机制,严格控制和减少执法检查频次,涉企行政执法检查事项从2016年的238项减少到2018年的122项。

  不断完善建设、监督、评议、追责长效制度体系。年初,我市对去年全年评议结果不满意率高于5%、不到10%的12家单位,由市委、市政府、市纪委主要领导对其一把手进行了集体约谈和个别谈话,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7月13日,市委、市政府对企业评议政府办法进行了修订,并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组织了第三次评议,由359家国有企业、重点项目单位和招商引资项目单位等,对全市市直62个部门、单位和机构开展评议工作,满意率持续上升,特别是之前被约谈的12个部门单位满意率大幅提升,约谈整改效果明显。为推进《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贯彻向基层延伸,我市建立了评议机关科室和基层站所的“双评议”制度,着力转作风、优服务,推进解决服务企业、群众“中梗阻”和“最后一公里”问题。我市还在全省率先建立损害营商环境行为责任追究制度,印发《本溪市损害营商环境行为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对追责问责的具体情形、方式、后果、程序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进一步完善责任追究体系,规范追责问责行为。今年以来,已追责问责97人(次)。

  我市深入开展“纠四风”“办事难”专项整治,针对自查自纠梳理出的280个问题,按时序进度,年底前全部整改完成;围绕工作不落实、群众和企业办事难等6个方面、21项工作任务,重点突破,按时销号,截至10月底,全市已完成“证照清查”“改善休息日节假日的服务”“加强停车服务”等13项工作并销号。同时,严厉整治政府失信行为,对政府拖欠工程款、未及时供地、优惠政策不兑现、审批手续不完备等问题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加大涉及营商环境投诉举报问题查处力度,今年以来,共受理各类营商环境投诉案件100件,办结率81%;共收集涉营商环境有关问题113个,办结率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