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集团知识产权防卫体系日趋成熟
近年来,本钢集团不断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防卫体系,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措施不断加码,力度不断加大,释放出保护知识产权、维护正当权益的强大决心。
随着本钢集团的不断发展壮大,“本钢”品牌商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出现了不少投机分子“傍名牌”、“搭便车”的恶劣行径。他们利用法律的间隙,在非钢材产品类别上恶意抢注本钢商标,并且部分已经取得国家商标局的商标注册证,严重侵害了本钢集团的无形资产及合法权益。对此,本钢集团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启动本钢商标保护战略计划:对本钢牌商标进行国内全行业防御注册,防止他人抢注;对已经抢注使用本钢牌商标的权利人提起商标异议;在本钢钢材销售的境外国家申请注册本钢在用商标。针对两件商标注册申请被驳回的情况,本钢集团聘请专业代理机构坚决提起行政诉讼,其中一件已经取得一审胜诉结果,目前二审正在审理中;另一案件正在一审审理中。
“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在于保护,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本钢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企业近年来制定实施了有效的知识产权防卫举措,使之贯穿于生产经营全流程,通过定期开展知识产权风险测评,尊重、合法使用他人知识产权;通过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规则,保障本企业和权利人合法权益;通过参加中国知识产权发展联盟冶金分会,增进冶金领域知识产权交流与合作,健全知识产权协作机制。
从本钢集团对知识产权实施的保护措施看,本钢集团除了对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日趋成熟,更加有力外,在对科技项目、科技攻关的管理上,本钢集团实行全过程闭环管理,深入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行动,努力强化各类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和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在进行科研立项和自主研发时,本钢提前分析知识产权信息,及时了解所属领域的知识产权状况,避免侵犯他人的在先权利,造成“无效”研发。对不适宜申报专利的企业机密性技术,本钢集团组织编制技术诀窍目录,加强管理,防止本钢知识资产流失。截至目前,《本钢技术诀窍目录》已汇集1000余条技术诀窍,囊括本钢整个生产流程。在版权管理与保护方面,本钢积极通过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的软件产品进行造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取得市场定价话语权。本钢集团还建立了应对国际、国内知识产权纠纷机制,以及事先风险防范、事中控制为主,事后补救为辅的纠纷处理机制,并聘请专业商标代理机构,开展新商标注册申请、老商标到期续展、授权转让、商标纠纷维权等各项工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