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站群

县区政府站群

  • 无障碍版
  • 智能机器人
  • 繁體版
  • 手机版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县区动态>详细内容

“多菌齐放”吸引众多青年人返乡创业——桓仁大甸子村菌菇种植闯出致富新路

来源:本溪日报 发布时间:2018-10-30 09:49:46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是俺们种木耳的第20个年头,前年俺们靠着种木耳新盖了120平方米的大房子,屋里装修样式和城里人一模一样。”桓仁满族自治县桓仁镇大甸子村木耳种植大户郭庆发说。
  提起木耳,郭庆发很是自豪,20年来,他和弟弟郭庆生已经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食用菌大户和技术专家。在他们的影响下,该村菌菇的知名度不断扩大。截至目前,该村菌菇种植户已达到70余户,年产值高达750余万元。
  “现在俺们种植木耳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今年的6万袋木耳又赚了10多万元。”郭庆发说。回想当年,郭家兄弟俩觉得土地珍贵,种植价格低廉的玉米实在可惜,便尝试种植木耳,在当时,他们的举动备受固守传统农耕思想的乡亲们的质疑。兄弟俩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在缺少专业种植技术和完备市场信息的情况下,艰难探索着自己的木耳事业。
  一次偶然的机会,郭庆生发现在松林里长出的木耳不仅个头更大,而且口感更好。他们便把木耳菌袋放在天然林中,模仿纯天然生长方式,将山间的纯净水引向木耳基地,任其接受阳光雨露的滋润。
  创业之路异常艰苦,木耳生长期间,兄弟俩就在基地边搭个帐篷,日夜看护木耳。一旦发现菌袋有发病趋势,立即将其舍弃。待进入木耳收获季,他们每天只能睡四个小时,但是看到自家的木耳长势喜人,创业第一年就赚到“第一桶金”,兄弟俩还是满心欢喜。此外,郭庆发还凭着勤奋好学,探索出菌种的制作方法,不仅节省了大把的生产成本,还有效提高了菌菇的抗病能力。
  原先持有异议的乡亲们看到郭家兄弟依靠木耳发了家,纷纷效仿起来,每当有乡亲向兄弟俩请教种植经验时,他们总是毫不推辞,主动帮助村民制作菌种。每年制菌、蒸料期间,兄弟俩都辗转于乡亲们的木耳基地之间,经常从清早忙到深夜,很多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待木耳进入生长期,他又开始忙着指导乡亲们如何细心观察木耳的长势情况,帮助他们联络商户。
  木耳种植的成功经验极大地激发了兄弟俩创业的热情,除了种植木耳外,他们又尝试带领乡亲们种植香菇、元菇等菌菇。如今,大甸子村“多菌齐放”,大甸子人捧出的“金山银山”,吸引众多青年人返乡创业。
  2015年以来,肖长浩的儿子肖永亮等一大批年轻人纷纷返回村里和家中长辈们一起培育菌菇。“以前,俺们就光靠种地、打工维持生活。四年里,俺们每年种2万袋林下木耳,每年平均收入3万多元,这可比种地打工更有前途。”肖长浩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