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文化发展助力提升桓仁文化软实力
近年来,为了满足人们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的美好新需求,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优秀文化,创新产业模式,推动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将文化“软实力”变成“硬实力”。
我县是“中国易学标本地、高句丽发祥圣地、国歌原创素材地、清王朝肇兴之地”,自古以来,人们便沿浑江而居,耕种,渔猎,创造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为了丰富延续这些文化遗存,我县注重挖掘民族文化资源,统筹推进文化产业建设、开展文化传播交流,从“站得住”到“能生根”,不断整理挖掘本土文化,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让散落在民间的文艺之星汇流成河。并为桓仁赢得了“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山参之乡”和“中国版画之乡”的荣誉。
而为了将这些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桓仁发展的硬实力,近年来我县深度挖掘、研究,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先后制定出台了《十大文化产业实施方案》、《加快推进人参、冰酒等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等多个文件。相继建设了本溪版画院、版画工坊等创作基地,建成了古韵文化街,免费提供9600多平方米的文化产品展销中心,全力推动了桓仁人参、冰酒、版画、木雕、铁艺、青花玉、松花石等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目前,桓仁人参、冰酒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桓仁版画成为省级文化产业品牌,千余幅作品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展出,百余幅作品获国内外大奖,20多幅作品被国家级展馆收藏。
文化的发展传承需要良好的群众基础,为此我县不断完善基层文化设施,夯实文化产业载体,先后建成了五女山博物馆、李秋实纪念馆、民族文化中心辽宁东北抗日义勇军纪念馆和关东民俗文化园等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并建设了1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24个村和社区文化活动室、114个农家书屋、138个文化广场,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部达标,文化设施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新时代,新文化,新战略,未来我县将立足于悠久的文化资源优势,围绕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三大目标继续发力,不断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将文化建设转化为发展的硬实力,推动桓仁社会经济取得全面的进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