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连续16年地质灾害“零伤亡”
日前,记者从市国土资源局获悉,全市威胁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已下降到252处,其中重点隐患点24处,并已连续16年实现地质灾害“零伤亡”,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得到有效保障。
我市地形地貌复杂,是全省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区之一。每年汛期,我市都编制地灾防治预案,并成立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执行各县区和相关部门一把手责任制,把监测和防治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全面排查,加强巡查。
2017年,我市开展了1:50000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该调查区划工作将在年底之前完成,将详细查明我市地质灾害隐患。每年汛前以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为主线,组织人员对辖区内的所有隐患点进行“拉网式”排查,对重点隐患点变化情况、威胁的人员家庭状况进行详细调查,落实到每户每人,确保无遗漏。市国土资源局还联合相关部门,做好天气的及时预警和信息的传递。健全的地灾防治网络,为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民群众筑起了一道道安全防护墙。
为切实解决我市地质灾害隐患问题,使群众远离地灾隐患威胁,市国土资源局总结多年来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经验和教训,对部分地质灾害隐患无法根除或者投入大收益小的隐患点多次请示省、市政府,实施搬迁避让工程,五年来,他们向上争取省级工程款476万元,市区政府也投入1900余万元,对4个地质灾害隐患点153户629名居民采取异地安置、货币安置等方式进行避让搬迁。
“地灾防治一方面是避让搬迁,另一方面就是工程治理。”市国土资源局环境处负责人王锡强说,对搬迁困难、易治理的地灾隐患点,我市大力实施工程治理项目。近年来,我市投入各类资金54126万元,实施了北台铁矿矿区、本溪煤矿矿区、牛心台煤矿矿区、本溪满族自治县田师付煤矿矿区和桓仁满族自治县二棚甸子铜锌矿矿区等19处重点地质隐患点的治理工作,目前已完成了18处地质隐患点的治理工作。如今,矿山环境治理和青山工程已经投入治理资金61526万元,治理恢复面积12670亩,这也是我市连续16年保持地灾“零伤亡”的秘诀之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